由于湖北武汉突发疫情,原本热闹祥和的传统佳节,瞬间增添了几许惆怅。
在我们离退休干部局有关通知下,在线学习了钟南山院士关于“防疫”的知识。“待在家、不外出、不聚集”,成了大家保护生命安全的一道“屏障”。
而有那么一群人,却恰恰相反。他们需要的是逆向而行,他们只能把这些“叮嘱”当作“耳边风”,他们只能冲破这道“屏障”,将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每天不断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奔走于不同的人群之间。
他们之中,有被喻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也有被称为“人民公仆”的基层干部,还有被唤作“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以及被叫做“基层万金油”的社区干部。
他们,只是众多逆行者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他们,只是众多党员干部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但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用一言一行证明“身份”,用一举一动讲述忠诚与担当。
他们,是时代最美的人。
俗语有云:“在岗一分钟,就要坚持60秒”。
春节,本该是普天同庆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疫情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赫然来到我们身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此刻起,春节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要提高认识,立即行动”、“将支部党员信息摸排准确,确保无遗漏,确保支部成员的生命安全”、“这场疫情是战争,不是儿戏。打赢了,天天都是节日;打输了,便是人类的灾难。我们不能够输!收起盲目的自信和侥幸心理,提起高度警惕,认真落实执行各项规定,端正态度,在这场战役中没有局外人”……这就是我的认识。
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我始终带领支部班子成员,在春节前慰问老党员、患癌症的老同志及非党成员,奔走在第一线,及时了解相应的防疫措施,了解我支部党员情况,做好宣传工作,给个别老同志寄送消毒用品,等等。
在疫情面前,我用行动证明了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有的样子,也将“我是党支部书记,我走前面”坚定地执行下来。
在诸多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染和带领下,我们所有的党员干部同心协力,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人墙”。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区封闭管理,严控外来人员,快递小哥将危险自己扛,为大家筑起一道健康的“城墙”。
“老同志,你要买的东西,我们帮你采购回来了。如果还需要些什么,就打电话或发微信,我们再采购过来。这一阵子,就安安心心待在家里。这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人的安全”、“张大叔,你不用担心,要相信我们这些“快递小哥”,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打赢这场防控战”……
在这场战役之中,大家都是勇士,大家都是英雄。
此时此刻,我深刻感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此时此刻,“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已经在“快递小哥”付出中得到彰显;此时此刻,共产党人的坚定与担当已经从无形的力量转化成了有形的行动。
可是,他们是不是共产党员啊?
这是一场考验,“考”的是我们自己的胸襟和气魄,“考”的是我们对社会工作者的作为与认识。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社会工作者们,你们的委屈和不易,我懂!相信等到春暖花开山花浪漫之时,看着“花丛中”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今日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委屈、所有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体制优势,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坚定制度自信,《决定》在第一部分用三段话进行了论述,概括而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么来、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我们认真领会。
第一段话,回顾了我们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从中央苏区时起,我们党就开始了制度建设的探索,逐步确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和重大原则。
对此我认为重点在把握好四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一是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标志,明确了全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勾画了新中国的制度蓝图;二是以党的八大为标志,正式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深刻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框架的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一套顺应国情民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是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飞来峰”,而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从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大历史来看,一个社会制度的确立和运行,都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周期。比如资本主义制度从十四世纪萌芽到十七世纪在英法等主要国家确立,用了三百多年时间,至今又运行了三百多年时间。而我们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创立一套比较完备成熟的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是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和自信的。
第二段话,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
《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干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这“三个是”的精辟论述从总体上高度概括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最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即它是一个科学的制度体系,因此必须坚信不疑、笃行致远;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制度体系,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它是一个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根本保证的制度体系,因此必须高度自信,保持定力。
第三段话,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决定》从十三个方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入,突出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这两个特殊优势,再从“发展生产力”、“精神文明”、“共同富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国家主权安全”、“和平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体展开,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对内展示、向外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所在。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集中明确地、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我们目前再一次彰显出大战大考时中国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制度优势、国家能力。